收獲與“舞時”成正比!你把時間給老師、教室、舞臺了嗎?
2022/9/22
學習國標舞,你還在按“舞齡”,以“年”為單位來計算嗎?在這個火熱的夏天,咱們的國標少年,恨不能把一分鐘掰成兩半使,直接以“分秒”來計算練舞時長。
去賽場,跑集訓,一睜眼就在跳舞的暑假生活,未免也太幸福了吧?來,是時候以“舞時”來重新衡量你的訓練成果了。
“舞時”,即練舞的實際時間。以此次GLD全明星集訓營【福州站】為例,一 天4節大課,一節大課時長1.5個小時,外加1小時的晚間拉練,4天時間下來你的“舞時”就是28小時+,這還不算小課和自主練習的時間。
換算下來,你常規一周上兩節大課共3小時,那么這4天的集訓之旅,就相當于你日常兩個多月的“舞時”總和。以這樣的概念再去思考,哪怕你學了三年、五年,可能還真不如人家學一年的收獲大。
所以有句話這么說:學國標,不要按年算,要按“腳下時間”算。不要再問為什么別人進步快,當你在休息玩耍時,有的人可是鉚足了勁兒在加速!
是的,跳舞沒有捷徑。你看到的那些小精英之所以厲害,首先就是因為他們把時間交給了老師、教室、舞臺。
夏日的福州氣溫攀升,但高溫抵擋不住舞者們想要進步的心。教室里,你處處可以感受到那種關于學習的“氛圍感”。大家可能并不相識,但因為同一個目標而相聚。分享一間教室,共享一段音樂,當你身邊都是渴望優秀的人,你自然也不會停下前行的腳步。
當然,這一切氣氛的營造者,正是本次集訓的兩對重量級導師:徐一龍&師林悅、Bogdan Oligov&黎靖雯。
導師:徐一龍&師林悅
導師:Bogdan Oligov&黎靖雯
一對是前全國職業組拉丁舞冠 軍,目前的國際評審;一對則是現職業組前六,活躍在一線舞池的現役選手。作為舞者,他們對競技賽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;作為教師,他們不僅擁有多年教學經驗,更有著成熟先進的教學理念及國際視野。國標舞者為什么非得出來參加集訓呢?自己在家練習也不是不行啊。除了前面提到的“舞時”以及“氛圍感”之外,通過集訓,你才有機會跟這些平常接觸不到的大咖老師學習呀!
在福州站的現場,與其說這場集訓為你提供的是一間教室,不如說這里搭起的是一座“橋梁”。通過這樣的契機,你認識了新的老師,結識了新的朋友,更新了原本的舞蹈知識。千萬別小瞧這4天時間,你結結實實地向前邁出了一步,開拓了眼界,收獲了全新的自己。
“圓圈時刻”,是集訓營里常有的一個場景。老師會號召大家圍成一個圈圈,“模擬”賽場的樣子。這個時候,站出來,站在圓圈的中心,接受所有人目光審視,需要的就不僅僅是自信,更是勇氣。
單獨Solo,二人PK,分組展示,圓圈里能做的事情有很多。但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,平常你自己練舞時,沒有那么多人會圍著你,也不會產生如此緊張的心情。因此,不妨多利用集訓里的“圓圈時刻”,為登陸賽場而進行演練。
馮冬梅老師在閉營儀式上發言
感謝所有參與機構及家長對本次集訓的支持
白天是大課、小課無縫連接,晚上的拉練時刻,小舞者們則會換上規定服,以比賽的狀態來面對一次次起舞的機會。
臺前永遠是幕后的見證。集訓課堂上的技術積累,將在舞池里有著最直接的體現。8月正值黃金比賽季,帶著集訓營里的收獲,與賽場無縫連接,這樣的效果,絕 對一加一大于二。
這個夏天,你將多少時間“分”給了國標舞?記住,收獲與“舞時”成正比。把時間交給老師、教室、舞臺,抓緊可以抓緊的瞬間,利用可以利用的機會,能起舞時,就起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