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只有國標生才懂的“痛”
2022/9/21
都說“臺上一分鐘,臺下十年功“,你知道嗎,對于學習國標舞的孩子來說,一支比賽音樂恰好就在一分鐘左右。一場比賽,正是由這許許多多的一分鐘組成,上場、下場,起舞、行禮,每次登臺的短短幾十秒里,濃縮著國標生很多很多的故事。
有些“痛”,只有國標生才懂。
“身體控制得好,但腳趾總有自己的想法“
沒有哪雙襪子,能活著離開國標舞者的腳。別人練舞是費鞋,咱國標生練舞,不光費鞋,更費襪子。
“媽媽說,自打我學了拉丁舞,買襪子都是走的批發價”。都說當國標舞者,要有很好的體能,身體要像鐵打的一樣能扛。國標舞者的身體是不是鐵打的嬤嬤不知道,但他們的腳應該沒跑了。面對一只只迫不及待,破“襪“而出的小腳趾,一點兒不尷尬,甚至還有些小驕傲,“這就說明這堂課啊,咱練到位了“。
腳趾把襪子磨爛,地板又把腳趾磨壞,這個時候,國標舞者會停下來嗎?No,他們要做的,是立刻“交換”左右腳,把襪子換邊穿起來,又是一條好漢!
別看在賽場上,這群跳舞的人,個個精致靚麗,仙氣飄飄,嬤嬤偷偷告訴你:在練舞的日常里,他們可都有著“另一副”模樣。
國標生的拉練教室?大夏天的,我勸你還是別進去了。別說一個個濕答答的人兒,就連墻壁都像被汗水浸泡過,散發著一股氤氳濕氣。你能體會這種感覺嗎?空氣里,呼吸時,“味道”復雜得讓人窒息,外面的人但凡能進去呆一分鐘,都算你贏。奇怪的是,身處其中的國標舞者仿佛感覺不出來。哪里空氣不好了?只見他們興奮地一支接一支地連組合,快樂得連汗都沒時間擦。
跳國標舞的人,多少是有點“魔怔”的。比如,聽到好的音樂就會產生“條件反射”,必須將其“國標化“這件事,估計好多人都有同感吧?
“這節奏,也太適合恰恰了”“這曲太好聽,我要用它來跳倫巴“,對國標生來說,遇到心儀的音樂,必須用國標舞來詮釋一遍,才算是沒有“浪費”。不僅如此,這種看什么都逐漸“國標化”的強迫癥,可謂是日常生活里處處能體現。
偏愛健康膚色,偏愛深色眼影;看到好看的服裝款式,立刻想到融入到自己的賽服設計里;還有還有,常常走路走著走著,倫巴Walk的小感覺就走出來;琢磨動作時不分場地,酒店大廳、機場候機廳、小區花園里,“給我一片空地,還你一套精英組合!”
看到這里你是不是有點兒納悶,你不是在說國標生的“痛”么,怎么說來說去,痛倒是沒感覺出幾分,這滿滿的幸福倒是要溢出屏幕了。
可不,若是想要在燈光下,充分體驗這一分鐘的起舞快樂,真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;但是,只要你曾經體驗過,這站在全世界面前起舞的感覺,又怎么會吝嗇付出自己的全部熱愛。那些只有國標生才懂的“痛”啊,說到底,都是只有國標生才明白的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