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看重我的課堂,我看重你” 學舞時的雙向奔赴,到底有多重要?
2022/7/14
嬤嬤曾在朋友圈,刷到某位舞蹈老師發出了這樣一段感慨:
有多少孩子輸給了三個字:明年吧。
有多少孩子輸給了三個字:考慮下。
有多少孩子輸給了三個字:下次吧。
相信很多國標舞老師,聽著這些來自家長們的回復“三字經”,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,內心充斥著心痛及各種無可奈何。
我們常說“選擇大于努力”,但這句話需要時間來驗證??上У氖?,很多家長在為孩子選擇了國標舞之后,還沒等看到成果,就早早(替孩子)決定放棄了。
堅持學下去很難,但決定不學的原因不要太多。同個班級,別人進步快/成績好,這說明咱家孩子沒天賦,不練了;學舞可能會影響學習成績,算了吧;每周練舞、比賽費時間還費錢,再說吧……
一邊打著退堂鼓,一邊看到賽場里那些自信、漂亮、熠熠生輝的小舞者,又忍不住羨慕加后悔?!叭绻敵跷壹液⒆永^續學下去,會不會現在也像他們一樣?“
只可惜,學習國標舞的過程中,不需要假設句。沒有那么多“假如,那么”,只有 “因為,所以”。
道理很簡單,不行動永遠是觀眾。別人閃耀的背后,付出的是時間,是努力,是對老師的信任,獲取的是當然是更多更好的機會。
舞池里,你去觀察那些跳進精英組里的小選手,各自有不同的學舞經歷,但在他們身上,對待國標舞有一點是共通的——重視。
他們有的每天練舞4小時+,有的一年比賽50場,這些數據暫且不去比較。就是說,如果你都不重視你的每一節課,不重視老師說的話,不重視比賽和集訓的歷練,那又拿什么去跟別人拼呢?
就像有的家長會質疑老師,是不是偏心那些有天賦的孩子?是不是只重視那些精英組的孩子?其實,對舞蹈老師來說,如果真要說“偏心”,那就是“你看重我的課堂,我看重你“。
每個孩子都是從一張白紙開始的,只不過在學習的過程中,有的人走得快,有的人起步緩。對于國標舞老師來說,課堂里他們教授指導孩子,但真正需要打好配合的角色,是課堂之外的家長。
你對孩子學習國標舞足夠重視嗎?以下內容自檢便知:
是否每周按時去到舞蹈課堂?
從不隨意請假、遲到或早退?
是否仔細聆聽老師的課后練習要求?
回家認真督促孩子練習或錄制打卡視頻?
是否參加過比賽或集訓?嘗試著上過小課?
是否真正了解過老師的教學理念?
是否經常與老師溝通?
以上種種,其實都是孩子在學舞時,身為家長應該去支持以及了解的“基本款”。
如果只是接送孩子,把舞蹈教室當成臨時“托管所”,其余全部不管不問;或是對于比賽、集訓等活動一律不參加,問就是“這老師只想賺錢“;又或給孩子交完報名費就萬事大吉,不愿意去了解國標舞賽制,只能問出“怎么才得了個第六名?” 卻不知道進入決賽到底有多難。
面對這樣的情況,老師本身也是無奈的。因為不管再怎么努力,只靠一頭使勁,還是很難達成目標。唯有家長和老師的理念達成一致,相互配合溝通,孩子才能向著目標奮力前行。
孩子學舞過程中,老師和家長間的“雙向奔赴”很重要。因為很多時候,我們拼的不是天賦,而是“態度決定一切”。
黃金暑期到,“拼態度”的時刻也到了!選擇一場高質量的集訓營,幾乎是每位國標舞者的夏日必備。